原爆圓頂屋,位於廣島市元安川河畔的建築遺跡,是聯合國認定的世界遺產,也是原爆的歷史遺跡。圓頂屋最早建於1910年,前身是廣島縣產業獎勵館(広島県産業奨励館),在1945年8月6日原子彈爆炸時,廣島市境內原爆半徑2公里範圍幾乎夷為平地,寸草不生,連廣島城摧毀殆盡,唯獨圓頂屋殘存,沒有傾倒,但受到原爆高能量影響,僅剩骨幹與熔毀的鋼筋殘存。在廣島市重建時,圓頂屋受到保護與維持,成為見證原爆事件的殘跡。
由廣島JR車站出發,可選擇搭乘路面電車,搭乘6號(黃線)和2號(紅線)線路的列車在原爆ドーム前站下車,約10分鐘就可抵達。以步行方式至少需要近2公里的路程,約25到30分鐘路程。在天氣酷熱的夏季,建議搭車節省體力。
原爆圓頂屋的當前樣貌幾乎保留自二戰後的殘破狀態,期間只有補強作業,維持住長時間的破敗建築體,並抵抗風霜的侵蝕。為了維護作業與遊客安全,圓頂屋有圍牆阻隔任何人進入,圓頂屋只剩鳥獸棲居。遊客僅能繞圍牆拍攝觀看,圍牆外有部分餐車與咖啡店營業,人潮不少,但絕大多數是歐美遊客。
筆者自從在九州長崎市參觀過和平公園、原爆資料館之後,便預計要補完廣島的原爆紀念公園,然而這段歷史實在太過沉重,死傷所殘留的烽火怨念似乎久久難以揮散。即便長崎市與廣島市都已經浴火蛻變,甚至都市化程度更勝以往,人潮熱鬧程度也名列日本觀光前段班,在某些層面上,過去的陰影並未被妥善撫平,只是隱藏在包裝良好的行銷手法之下蠢蠢欲動,基於某些原因,筆者並未前往紀念公園,僅在圓頂屋留下足跡,親身見證人類歷史上唯二的原爆之地。
歷史的解讀並非事實,但歷史遺留的殘跡卻是鐵錚錚的事實,也許台灣早期莫名其妙的拆毀歷史遺跡,燒盡歷史文物,就是為了捏造虛假的記憶,如今人人各說各話,各自解讀殘破不堪的歷史證據,在此刻與未來,我們還能相信什麼,抑或是選擇沉默,另尋一處清靜的家園?
圓頂屋四周幾乎打造成公園造型,綠色造景象徵新生,與元安川對岸的原爆紀念公園共構成廣島市的市民活動公園,逛完圓頂屋,可選擇搭乘路面電車前往他處,例如縮景園、甚至是更遠的宮島口。選擇步行則是可以前往商店街與廣島城。
日本山陽山陰地區其他景點介紹:
廿日市市-JR宮島渡船(乘船位置、抵免方式、時刻表、航班、航線)
出雲市-出雲大社神門通、出雲市(一畑巴士、一畑電車)交通指南
鳥取市-砂丘美術館沙雕展 (第11期 砂で世界旅行 北欧編)